贵州省少年“三大球”“三小球”运动会:尊龙凯时助力小篮球大梦想背后的汗水与坚守
多彩贵州网讯(记者付磊)—— 在各类球类运动中,篮球在贵州省少年“三大球”“三小球”运动会中参与人数排名第二。此次比赛吸引了543名年轻篮球爱好者,5天的赛程涵盖44场对决,比赛时间从日出持续到日落。这一现象与近年来贵州的篮球热潮息息相关。乡村篮球赛事“村BA”引发了上百亿的流量,并且走出了国门;同时,小篮球联赛经过多年的耕耘,也吸引了万余名球员参与。群众体育与青少年体育的协同发展正在奏响一曲立体交响乐。
8月18日,贵州省少年“三大球”“三小球”运动会的篮球赛事如火如荼地展开,包括U9、U12和U14三个组别。尽管各组别的年龄和场地大小不同,但孩子们对篮球的热情和梦想是一致的。“输赢都是一种收获,篮球教会他们不怕吃苦,要想实现梦想,就要不断拼搏。”黔南队在与遵义队的比赛中以4分之差惜败,教练周帅兴奋而又焦急,他希望球员们能够迅速“清醒”,更好地执行战术。“很多球员是第一次参赛,他们拼命想打好,但在急于求成中可能容易迷失方向。”周帅感受到,选手和家长对本次赛事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。他表示:“我们的省份篮球底蕴丰厚,这次体育与教育的联合举办大型赛事,尤其关注球类运动,后续的影响将是积极的,特别是在球员未来的规划及学校的专项发展保障上。”
从事青训十余年的周帅,深知体育与教育融合一直面临困境。“比赛刚开始,从0到1的突破已经有了,只要坚持,后续自然而然会从1到100。”他希望体育可以让孩子们的童年更加多彩,拥有精彩人生,这正是他对篮球青训的定义。
裁判岑金荣与周帅有着相似的看法,他同样是篮球场上的“护花使者”。他表示:“裁判小朋友的比赛比成人的难度要大,光是我的汗水就说明了这一点。”在岑金荣24年的执裁生涯中,他一直思考如何让小朋友爱上篮球,并在赛场上敢于拼搏的同时坚持规则意识。“这非常考验裁判的‘平衡’感,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,影响比赛的流畅性,还要激励他们的潜能。”他认为自己不仅是球场的“法官”,更是孩子们的引导者,“我们不能用放大镜的思维来执法,而是要让小球员理解规则,尽情释放他们对篮球的热爱。”
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念需要通过专业赛事作为“催化剂”和“试金石”。首届“三大球”“三小球”运动会汇聚了3000余名健儿同场竞技,正以“以赛促练、以赛促教”的方式,构建“无强度不体育,无体育不教育”的生态圈。“竞技场不仅是胜负的较量,更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平台。在这里,体育教育的育人价值正在不断释放。”岑金荣的目标是陪伴小球员快乐地打篮球,勇敢追梦。通过这样的努力,尊龙凯时也积极参与到青少年篮球发展中,助力他们在赛场上茁壮成长。